高教研究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7-08-30

  721日至23日,由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研究分会主办、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承办的高教研究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福州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交通现代化与新工科人才培养。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卫民,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前会长吴兆麟,高教研究分会前理事长严新平,高教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安富,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治亚,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星臣,高教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高教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赵明阶,高教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于剑,高教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南通大学副校长顾菊平,高教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陈瑞晶,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陈进杰,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副校长阎开印,高教研究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张洪田,广州航海学院院长邹采荣,高教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广州航海学院副院长袁炎清,高教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凯,高教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锦伟,高教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吴桂涛、秦霞、陈武、金诚,高教研究分会秘书长李志峰,以及高教研究分会部分理事、相关交通院校专家学者、研究生等31个单位的110余人参加了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邀请11位嘉宾作学术报告,8位教师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高教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刘正江教授主持开幕式。分会理事长张安富教授在会上致辞,他代表高教研究分会对参会的领导、特邀嘉宾和代表、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请大家聚焦交通现代化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题,就如何服务于我国交通现代化、如何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研讨,集思广益,切磋心得,广泛联系,广交朋友,增进了解,寻求合作,共同探索出适应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径。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陈瑞晶致欢迎词。他代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对各位专家、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简要介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后,陈院长指出,高教研究分会学术年会是交通运输行业高等教育界的一大盛事,是交通高教研究教育者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与会者将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刘卫民会长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他提出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和各分会在今后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如何积极促进研究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刘会长提出,对于研究会的工作如何创新发展,高教研究分会进行了十分积极的探索并采取了具体行动。希望包括高教研究分会在内的各分会,在今后能够继续关心研究会的工作,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就有可能实现研究会、包括各分会工作的创新发展。第二,如何整合交通院校资源,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刘会长提出,在整合交通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高教研究优质资源、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方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积极争取有更多的铁路、民航方面的高校参加高教分会或参与交通高教研究,本着天下交通是一家和陆海空大交通运输的理念,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和交通高校发展中的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性研究,争取在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方面实现突破。第三,如何在“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交通教育进一步国际化方面下真功夫。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中,交通运输事业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分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大战略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发展好自己。

  高教研究分会前理事长、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严新平教授,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张洪田教授和广州航海学院副校长袁炎清教授主持了大会报告。大会特邀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治亚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星臣教授作专题报告,还邀请了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赵明阶教授、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于剑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陈进杰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副校长阎开印教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陈瑞晶教授、北京超星集团副总裁潘守东等专家,围绕中国铁路“走出去”与大学使命、新工科背景下航海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CAUC质量保障机制的设计与实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双创互融  四级链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专题做了报告。

  邬大光教授在会上作题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兼论新工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在国际视野中,中国的本科教育在硬件上已经是世界一流,但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很大差距。邬教授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若干重大改革,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并且在大规模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反思。邬教授认为,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文化强国时,其高等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影响力,对世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其培养的人才也应具有管理和治理世界的能力。最后,邬教授提出了四个结论:一是大学的本质功能是人才培养;二是质量保障的核心是回归课堂教学;三是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中的惯性;四是走出与超越前苏联模式。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治亚教授作题为“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陈教授指出,城市私家车的逐步上升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拥堵又使车辆运行速度下降,造成运输资源的浪费和运输效率的降低,给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巨大损失。陈教授认为,轨道交通具有其它交通方式无法可比的优越性,因此选择发展轨道交通是今后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一条可行之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轨道交通,同等条件下,轨道交通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的近 10 倍,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星臣教授作题为“服务轨道交通发展,培育行业特色人才”的主题报告。他从“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和规划、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举措和成果、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形势和展望”三个方面作了分析与论述。张教授指出,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新发展战略,高铁“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入,我国轨道交通的国际化路径日渐清晰,人才培养国际化欠缺较多。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行业特色高校轨道交通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推进科教融合、校企联合、学科交叉、文理交汇和国际化视野等理念,为行业培养卓越人才。

  南通大学教务处处长丁锦宏教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锦伟教授主持了大会交流发言。集美大学邵哲平教授、东南大学秦霞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马廷奇教授、淮阴工学院胡思涛副教授、黑龙江工程学院孔超处长、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唐军副教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范海英副教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陈明蔚副教授分别作交流发言。

  闭幕式上,分会理事长张安富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总结了此次年会的三个主要特点:代表性强,学术水准高,学术交流活跃。最后,他再次对莅临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辛苦工作表示衷心的谢意。

  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于剑教授在闭幕式上讲话。他在表达对参加此次年会的嘉宾和来宾的感谢之后表示,中国民航大学将向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学习,努力办好明年的年会。他诚挚邀请大家明年在天津相聚。

  根据本次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增补集美大学邵哲平教授为分会常务理事,增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刘桂香教授为分会理事。

(文:吴兰平 编辑:李志峰 审核:张安富)


附件下载: